七年级
勤耕不辍十八载 乘风破浪勇前行
发布日期:2020-07-30 浏览次数:2634
多元课程篇
带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盼望,合肥一六八中学在教学育人之路上砥砺奋进了十八年,春耕夏耘,不懈朝夕。今年,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去年优异的基础上又创新高,莘莘学子在学校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高挂长帆,御风而行。现在,让我们随本篇文章一起来探寻学校的育人之路。
缤纷课程助成长 多元发展稳提升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品格塑造、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年级秉持着“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积极调动老师研发校本课程,构建活力、开放、有序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主题班会、社团、学科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组织了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书法竞赛、作文竞赛、汉字听写大赛、古诗词大赛、辩论赛、风采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沙龙、数学争霸赛、戏曲进校园、感恩父母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组织力及创造力。
社团活动精彩纷呈,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现自信提供平台。模联社、航模社、戏曲社、机器人社等近50个社团各具特色,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空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社团章程,自己推选社团负责人,策划活动,准备展演,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文化审美和人文精神“润物无声”而又深刻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博雅讲坛名家大师云集,引领潮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等知名专家教授均在博雅论坛上分享过他们的经历与经验。来博雅讲坛讲学的不仅有名家教授,也有校内教师和学子。为了增强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引导学生主动汲取所喜或所缺的人文养料,学校充分活用校内资源,遴选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举办讲座,开坛授课。
学校将新课改的精神和我校办学理念相融合,积极策划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精选研学路线。研学旅行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接触自然、体验文化的机会。研学游后篇篇感悟和心得体现了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课程和书本知识相得益彰,让学生们学会了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成长。
学校抓住契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校园诗会、国学知识竞赛、书写春联、绘制月饼图案、中秋节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浸润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加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风雨无阻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健他们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力。
三年来,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同学们德智同长、身心齐臻、全面发展,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项比赛中收获了丰硕果实。胡璇在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范宇在全国奥林匹克联赛中荣获信息学国家一等奖;马亦凡、庄振昊荣获2019年全国信息学竞赛一等奖;李梓涵等学生荣获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国家优秀奖,安徽省二等奖;严林子涵、程可畅等19名学生荣获2018年合肥市第七届“广玉兰杯经典诵读”展演一等奖;汪意洋、卢鑫源荣获安徽省第八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最具潜力代表奖”;马金鞍荣获安徽省第八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风采奖”;李俊生荣获合肥市第九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最具潜力代表奖”;曹九一、潘科羽代表我校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获得一致好评;王静雯、周旭扬等4名学生荣获合肥市首届“青少年国学大赛”二等奖;李瑞等10名学生荣获第二十一届“语文报杯”中学生主题征文比赛国家一等奖;姚润东等38名学生在合肥市第十二届“暑假读一本好”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陈鹤阳、余若曦、张弛3名学生荣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级特等奖;周元华荣获2017年科技创新比赛省一等奖......
奇峰轩邈竞秀色,群山峥嵘连云天。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大胆地尝试和探索,不仅使学生收获了钻研的乐趣、感受到了参与其中的喜悦,也使得他们胸怀宽广,眼界高远。
供稿:殷晓培 史慧 李华颖 审稿:王环宇
- 上一篇:勤耕不辍十八载 乘风破浪勇前行
- 下一篇:勤耕不辍十八载 乘风破浪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