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研修
聚焦课堂促提升 磨课研课共成长
发布日期:2021-02-01 浏览次数:1946
——初中理化生丁家海名师工作室磨课活动
2021年1月31日上午丁家海名师工作室又开始教研啦
为了准备2021年新媒体新技术课堂教学应用比赛,上午丁家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工作室活动室进行打磨课程!
首先丁鸣老师展示的是《声音的特性》,本节课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丁鸣老师分别从:认识不同声音和讨论声音不同的原因-音调两方面进行课程,课堂中展现出示波器、声级计等不同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最后通过工作室成员的的集体讨论最终从:乐音、噪声,乐音三大特性以及噪声的防治三个方面,作为课程思路,完善了课程结构。
第二位孙东冬老师准备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这节课,这节课是一物理基本概念为主的理论课程,孙老师思路清晰结构清晰,通过工作室成员的集体讨论,觉得这节课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较少,设计中应该更多的加上这些元素手段,最后讨论出“以怎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为中心,展示可视化教学手段为目的,变抽象为直观。同时丁家海主任还指出,智慧课堂应该分为三个部分结构“课前”“课中”“课后”,特别是课前预习,通过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
紧接着李琳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程是《远离烟酒》,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有趣的生物课程,课堂中李老师探究了酒精对水蚤的影响,让课程充满朝气,用斑马鱼进行探究,让课程充满灵气,整节课容量较大,不仅展现酗酒的危害,同时讲解了吸烟的危害,经过工作室成员的讨论建议,整节课只展示酗酒的危害,呈现一节以酒为主题的课程!从讨论中大家都受益匪浅.
朱伟老师准备的课程是《物体的内能》,这节课是一节九年级能量概念课,学生在八年级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分子内部的能量,得到内能的概念,通过微课让学生总结影响内能的因素,再用热成像仪结合学生实验展示总结改变内能的方式,课堂正穿插着智慧课堂学生互动。课后丁家海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再从课程标准角度,建议课程中在穿插生成一些生活应用实例,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让课程更加立体。
最后胡林朴老师展示的课程是八年级第十章第三节《做功了吗》,胡老师的课从生活用词“功能”“功绩”等词汇引入物理“功”。用学生实验找到力与距离乘积不变的意义,找到功的定义,课程设计非常成功。工作室成员最终讨论,在课程加入功在语文字词结构解释的角度和物理课程集合,让物理课根据有人文色彩。
通过一上午的集体打磨,老师们的课程都变得饱满、充实,我们始终秉承着,学生的课堂应该是“轻负高质”教育理念,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态度。利用团队合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尽显青春风采,收获满满。
供稿:朱伟 审稿:丁家海
- 上一篇:在研讨中成长 在学习中进步
- 下一篇:成长中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