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名师之路
发布日期:2022-03-11 浏览次数:3025
李霞,2012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新站区师德先进个人、新站区骨干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刚刚结束的新站高新区第一届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及第二届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活动中,经各校初选推荐、社会事业局组织专家开展评审、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被确定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获此喜报后,我校教师代表黎剑飞老师对她进行了访谈。
黎:李老师好,你参加新站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李:近年来,我也在努力实践着“名师引领、同伴互助” 的专业成长理念。据了解,目前全区初中有9所,英语教师有150多人,而区里是没有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所以想通过这次申报,建一个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和更多热爱教育行业、喜爱钻研和希望不断进步的教师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尽管深知任务艰巨,但我愿意挑战自己。
黎: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你有哪些设想?
李:我认为工作室建设的重点是目标规划、团队建设、活动开展、辐射带动等方面。
第一个方面:工作室目标
我认为,工作室的核心目标就是“促成长、广辐射”。当然想要完成此目标,首先要让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精神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帮心扶志很重要。现实中,不少青年教师,满足于能教书、会解题,安于教书匠,不求成名师。工作室的任务就是要将一批会教书、有潜质的教师吸引进来,通过谈心交流、榜样示范,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潜能,引领他们快速走向名师成长之路。并通过他们,带领身边的同事,为各自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说,工作室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区教师共同发展,提高全区初中英语质量。
第二个方面:三年规划
三年规划,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工作室的三年规划,一是工作室内每一位成员的三年规划,二者应该是同频共振,指向一致。
当然,工作室的三年规划要先行,我的想法是,工作室要力争三年内,使每一位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合作交流水平诸方面都能有一个快速提升,并根据成员数量和潜质,力争三年内,培养出若干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成为区域内较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第二个方面:团队建设
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引领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一个来自不同学校教师间理念与智慧相互碰撞、互帮互学的社会性专业团队。
工作室成员的组成应为“1+1+1”模式,即1名主持人+1个导师团队+1个成员团队。我认为,单靠一名主持人来带领一个团队,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一个由3~5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来承担培养任务。另外,工作室成员的遴选,一定要遵循自愿的原则,让那些渴求上进的青年老师加入进来,只有这样,工作室才有生机活力。
第四个方面:成员培养
人都是有惰性的。尽管工作室是一个非行政关系的成长协作体,但也是要有一些管理制度的,比如,我们要制定工作室活动制度、制定每学期工作计划。
具体地说,我们要通过集体讨论,约定每位成员每学期,要读几本理论书籍、写几篇学习心得、听几节公开课、上几节研讨课、开办几个讲座、发表几篇论文、研究几个课题等等。
我认为,成员的培养是一个自我约束和团队督促的结果。工作室所起的作用就是在成员疲劳时提醒他,在成员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使他尽可能不松懈、不止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让他一直行进在进取的道路上。
第五个方面:活动开展
一是要立足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好书,这是成为一位名师的前提,也是得到学生及家长满意、学校领导及同行认可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研讨的形式多样化、范围扩大化,让更多教师参与进来,提高研讨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要开展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提升专业素养。请进来,走出去,让工作室成员开阔专业视野,走近名师大咖,聆听名师见解。
三是依托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水平。通过课题申报和研究,让每位成员参与其中,经历研究全过程,积累研究经验。指导工作室成员,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参加各级论文评选,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第六个方面:辐射带动
一方面及时将工作室活动情况,通过省市级和区级教研平台,对外发布,向全区乃至全市全省教师传递教学理念,展示教研成果,推广培养经验。
另一方面,建立与兄弟工作室联系机制,开展联合教研活动,让更大范围内的教师共享工作室成员智慧,促进全区教师共同发展,为服务全区师生,提高全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科室 供稿:李霞 审稿:黎剑飞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