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官网! 今日:2025年05月04日

校园新闻

特色活动|遇春分 知春意——东篱诗会复盘会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4-03-27 浏览次数:625

编者按:2023年12月10日,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成功举办了岁末节气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东篱诗会。这一次,东篱诗会的参与师生带着对春天的期许和对东篱诗会活动满满的回忆,共同复盘,在活动中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植此青绿 为春天上色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3月24日上午,微雨后的校园里欢声笑语,一群或着汉服或着校服的学生手执树苗与工具原来是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刘媛老师带领着课题组(“基于主题的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同学们在校园一隅植树。为什么不在植树节当天植树呢?”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一般在惊蛰节气,正是春季草长莺飞、万物萌发的时机。但据课题组的同学们观察与比较,从学校玉兰花与垂丝海棠开花的时期推算,今年最适宜的植树时间应在春分。




春雨贵如油,经过夜间微雨滋润后的土壤松软湿润。同学们按照预先的分组,很快就投⼊了植树劳动,植树现场,热闹⾮凡。大家分工有序,挖坑、植树、培土、灌溉……同学们对待每一个环节都小心翼翼。为了提⾼栽种树⽊的存活率,学校专门邀请绿化养护负责人前来指导。⼤家一边植树,一边了解种植的雪松、玉兰、桂花等树木的生长习性、树木寓意及树⽊成活等情况。在整个植树过程中,同学们充分享受着植树活动带来的乐趣。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在中国人看来,人和包括树在内的自然相融互通,种树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对话。不能做更多事的时候,可以用心种下一棵树,期待一片绿荫。

一口青团子 尝下三分春

植树后,同学们颇有些饥肠辘辘的感觉,这种心理暗示主要来自接下来的“尝春”风俗活动——制作青团。春天第一次吃青团叫“尝春”,古人对春天的期待便从青团子开始。

青团是清明节传统小吃,一般由艾草汁与糯米粉制作成团状再包以豆沙、蛋黄等馅蒸煮而成色如翡翠。清朝老饕袁枚所写,“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天河湖餐厅经理陈云向大家介绍了青团的来历和制作步骤换上厨师服的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厨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一些不善手工的同学按部就班将青团制作成标准的球状;而较有生活经验的同学则将青团包成一个个可爱的小饺子、小包子,可爱极了;至于思维很活跃的同学嘛,做成青团的画风就有些清奇了,他们竟包出了一个胖胖的小人!




餐桌四周洋溢着欢笑声,热闹的气氛中,同学们一边品尝着糯叽叽的青团,一边饮着桃花羹,唇齿间是整个春天,每一口都是万物复苏的信号,每一口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响。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距离去年12月份举行东篱诗会活动已过去三个月,冬去春来,同学们带着期待和思考来赴这场复盘会。经过前期同学们不断总结反思,每个参与的同学都对二十四节气背后的传统文化以及开展节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有了更新的认知。

复盘会在陈祉妤同学的复盘稿朗读声中徐徐拉开帷幕质朴的语言与深入的思考引起在场师生的共鸣。活动的真正意义,从不在上台演出时的某一刻,而在于为之努力、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每时每刻在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出的点点智慧。如何处理矛盾与争执,如何合作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是每一个小组在诗会准备中共同面对的问题。八年级诗会合作小组将自己风波不断的排练经历改编成情景剧在舞台上演,台上台下互动不断,思维火花不断闪耀。大家联系自身体验,从换位思考、责任分工、领导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大家看见的不仅是剖析自我的真诚与勇敢,体谅他人的温情与善良,更有问题解决思路的扩展与认知的提升




复盘会在击鼓传花话得失中让这次学习经历完成了闭环。虽然带有游戏的属性,但是每一位“幸运儿”都郑重其事地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动。成长在春天加快脚步。这场与春天的约会,轻轻地随着春光翩跹到时节的长河中。

供稿:陆乙枫 一审:冯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陆勇

手机端二维码 手机端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

联系电话:0551-65795028

联系地址:合肥市瑶海区淮海大道与新蚌埠路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