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教研之窗 | “同课异构”各精彩 愚公精神共传承
发布日期:2024-12-05 浏览次数:251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2月4日,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与合肥工大附中语文组就古文教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的王慧如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课堂环节:一读,愚公故事我来说;二读,“愚公”人物展览;三读,读出愚公精神;四读,读出自己,传承精神。王慧如老师教态亲和,从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给予学生朗读指导,实现了语文课堂的“三分悟七分读,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学生们对文言文不再畏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王慧如的这堂课,真正把语文教学的实用价值落到了实处,在读中品味文言文,在品味中渗透情理。
合肥工大附中的杨晨林老师钻研教材有深度,以解读故事内容:看“山”知移山之难;观“人”品不同态度;借“寓言”悟劝诫意义贯穿,课堂把控能力强,如层层剥笋,将文本深入挖掘出来。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并及时给予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领语文课堂一直向最深处蔓延,板书设计也新颖有趣。
课后,全体老师又集中开展评课研讨。两位授课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指出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路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总结,这让每位老师受益匪浅。
李华颖等老师代表各组总结发言,通过评课探讨明确了古文教学的方向:朗读、巧问以及方法的指导。开篇有亮点,中间环节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厚度、有深度,结尾拓展要有广度、有深度、也要适度,板书设计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要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相信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下,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精彩的语文课堂!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在当今“双减”大背景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要在教研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供稿:李小平 初审:黎剑飞 一审:冯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