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德育课程

家访,让教育更有温度

2022-03-21

——初中部德育案例交流会

迢迢家访路,共筑家校情。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开展家访活动就是进行心心相印的真教育。


FF203AB4404759C6A5B26F85DC129BAD.jpg


为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倡导的学校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学校将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为本次活动更加高效落实,我校进行了精密的部署与安排,2022年3月13日晚上,合肥一六八中学(东区)初中部在第一录播教室举行以“‘双减’背景下的家访工作”为主题的德育案例交流会。副校长梁昌波、政教处主任赵锋林、初中部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赵锋林主持。


55304BE65986C3D28266F66D2C1DC013.jpg


七年级班主任余伟老师从“家访前的准备工作”、“家访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家访后的整理信息及时跟进”三个方面分享了家校合作的经验,提出家访秘诀在于备课、共识和跟进。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每一个在座的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


0A2A0763FF04938687C8FAECED395D8F.jpg


八年级班主任张培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天时人事日相催家访工作用心推”。家访之前开展家访意愿调查,家访过程中注意观察、倾听和引导,家访后要及时跟踪和反馈。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班主任们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给予家长指导,共同培育出更好的孩子。


925A6665945FA2FFE08F2376B9034DA4.jpg


九年级班主任朱丽丽老师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经验总结出家校高度配合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前提,用心、主动是工作落实的根本,爱心和学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年轻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的问题与经验总结,家校沟通影响班主任的工作状态,顺畅的沟通,能让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

随后为余伟名班主任工作室特邀导师颁发聘书。

赵锋林趁热打铁对后期家访工作做了一些布置。在七年级上学期开展全面家访,准确摸排七类特殊群体。首选教师到家的形式,确实不便的家庭,可采取家长到校的形式,两者均有困难的家庭,可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其中教师到家不少于40%。自七年级下学期起,每学期教师到家和家长到校覆盖率不少于20%,其中教师到家不少于10%。七类特殊群体学生每年教师到家不少于一次。


615CED58F4C64624E2F00F814E8BC3F0.jpg


梁昌波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三位班主任的辛勤付出,精彩分享,同时对亲子关系分享了四点心得:一是共享:多倾听、少点评、忌批评;多肯定、多鼓励、正能量。二是共信:教育需要在时间的滋养下,与孩子一起,一点点存储彼此的爱,教育需要在矛盾的磨合中,与孩子一起,习得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的路径;三是共情:认可和尊重是为人父母的大智慧。最深的爱,在细水长流的陪伴里;四是共想: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人,若非要有什么经验,也不过是别人的经验之谈。于人生的成长于变化,并不能像模板一样照搬。一席话让在座的班主任受益匪浅,家访是三尺讲台外的另一片天空,家访的路虽长,但我们和孩子的心更近。家校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这一次初中部班主任的德育大讲堂既是一场经验的分享,也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更是一次教师成长的历程,让全体班主任收获满满,在新的学期,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供稿:朱丽丽 审稿:赵锋林 编辑:田甜

 


分享到:
手机端二维码
手机端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