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咚咚”厚重的藏青色大门回应我急切而充满期待的敲门声,“报告”“请进”一声稚嫩而又坚定的声音伴随一股淡淡的却如沁了花香的应声响彻在早晨溢满了阳光的教学楼走道上,这是木槿花吸引我的最初的地方。
此时的我正揣揣不安的捏着张被精心折叠过的信纸,慌乱的迎着小鹿乱撞的心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故事。手轻轻推开老师办公室的门,随之而来的一阵风清晰了我的视线,让我一眼就望到了坐在最右边窗口的我的新语文老师。没错,这便是将要陪伴我整个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生涯的老师。倘若让我在流经了这么多个日夜后再完全清楚的描述出她第一次走进课堂的衣着样貌,或是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我想大抵是不能完整的叙述出来了。但令我将会不止于这三年而永久印在心里的,是语文老师夹着一本书款款走上讲台,平静的扫视着乱哄哄如菜市场般的教室,沉稳内敛,却透着典雅的气质轻轻吐出声来,明明声音并不很大,波澜不惊,但整个教室还是奇一般的安静下来。
我知道了她姓李,唤她李老师,也清楚的感受到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在第一节课末尾时,她提了想做语文课代表的自己写一张说缘由的信放到她桌子上来。那一刻,小学时便因为烦昨课代表事多而辞了“官”的我鬼使神差的心里又冒出了一个令我觉得不可置信的想法。
此刻,正坐在办公桌上握着笔备课的李老师,扎着一个低低的马尾,乌黑的发被窗外洒进来的光染的透亮。我轻手轻脚来到桌边,李老师注意到了我,对我笑了笑,眼神示意我怎么了,我的手抠着那封信,递到桌上,李老师便了然,告诉我先回去吧。
就这样,再次来到这间办公室,已经是已一个语文课代表的身份了。
随着我与李老师的接触愈渐增多,也越发的感受到了木槿花的芬芳,班里的同学也受着花香的氤氲,亲切的称她“华颖姐姐”,但当面喊的却不甚多,倒不是因为因为生疏或怕挨到责怪,只是因着李老师独有的气质,有一种生怕将她污浸的感觉。李老师的上课方式也是一种亲切却又让人身临其境的代入式课堂。她总能根据一篇文章的特色来用她的描述把文章本身的美放到最大,同时又让我们在这种温柔诗意的的氛围中,精确的抓到应该吸收的知识点,既享受了语文独特的雅致也看到了一个个黑色的文字下蕴藏的人,甚至那个时代所向我们展示的风格和传递的精神。犹记得过去学过的一篇名为《散步》的课文,从一开始李老师为我们铺垫的这篇文章的背景即诗人概况,到已是见怪不怪的李老师做的精美的PPT,然后是精细的课文讲读,最后是一段李老师自己为我们准备的对于这篇课文的情感梳理和写作妙处。很难得的,每上完一篇由李老师陪伴的课文,都有一种描绘不出的满足感充实感绕荡在心间,我讲自己的心真实而真诚的投入了每个有生命的文字里,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我想,这是我和语文结的缘,而李老师,就是那位牵线者。
站在八尺讲台上持着清润的嗓音播散木槿花香的人是李老师,下了课堂的她也依旧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蕴香人。她会耐心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疑惑,每周定期组织班级同学默写,“严厉抓查”每一个没过关的“漏网之鱼”,誓必“扫除”尽每一个“可疑分子”,秉着这周事这周毕的原则,每当星期五下午放学后,都会有一大波要来还债的同学涌进李老师办公室,不能及时回家而发牢骚的心理肯定是有的,但更多同学都知道:是因为李老师想让我们能更好,才会负责的将可能延迟她下班的时间来看着我们默写。
这便是木槿花的芬芳,散到了每个人的身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同学们对李老师的普遍评价,在周五下午从体育课的燥热场回到教室时,整个教室都是乱哄哄的,一些同学的心思被外界的叨扰的快要飞出窗外,满屋的热气沸腾在头顶上,要是没怎么出汗的人也被渲染的想要出会儿凉气。恰好这又是这一周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只见在被热气挤满的教室里,独有一处还像是被什么仙气隔开的地方,李老师小小的身姿静静的站在讲台旁,默默注视着纷乱的教师,同学们这时也几乎同时都慢慢声音变得小起来,李老师没有什么太多的指责批评,似乎通常只是用一声恬淡的“好,大家安静下来,我们准备上课。”便轻松将大家沉浮的心毫不拖泥带水的拉进课堂。
就是这样恬静内敛,淡然芬芳,悄悄酝酿的姿态,像极了温柔却有力的木槿花。
我路过低沉着灯的借道,正如我第一次去往李老师办公室时那样,脑海里闪过三年来李老师带我上过的每一页精美的PPT,放过三年来每一次与李老师探路交流的情景,映出三年来每一幕见到李老师静静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埋在光下认真工作的模样。
“报告”,“请进”我轻轻推开门,与三年前的的那一幕恍若重叠,罩在李老师头顶的那束光清晰的映出她乌色发下凛然的点点青丝。
她察觉到我,依旧淡淡笑了一下,问“怎么了?”
我愿把您比作木槿花,是为我们撒下芬芳的的木槿花,也是含蓄绽放的木槿花!
供稿:李华颖 一审:冯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梁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