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合肥一六八中学东区高三13班主题班会
在2023年4月9日这个宁静的夜晚,班主任樊钦亮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了讲台,用洪亮的声音宣布:今晚召开“冲击高考,禁止摆烂”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上樊老师准确地说出了大部分同学的心理表现:
“反正复习了也考不好,先干点别的吧。”
“题目没写完是没时间了,不能怪我。”
“这次没好好努力,考不好也正常,下次一定好好复习。”
选择躺平,还是彻底摆烂?“摆烂”一词,原用于形容NBA篮球联赛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选秀权,而故意输球的行为。但现在,更多用来形容年轻人们消极的生活态度。
2021,躺平疯狂出圈,席卷各大网络平台;2022,“摆烂”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23,摆烂的热度依旧不减......
从躺平到摆烂,其实是基于现状的一种无奈共识。觉得生活不如意,于是破罐子破摔;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收到显著的收获,于是便不再努力。觉得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于是长期躺平。
现在距离高考还剩60多天,胜负未定,还有奋斗的时间!有摆烂想法的同学一定要寻求改变!
樊老师具体地给出了克服学习上困难的方法。
首先,改变摆烂思维。若想改变摆烂思维,首先就得认清楚:你摆烂的真是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因为拖延拖得时间不够,所以不想努力了”,还是“害怕学了之后还是考不好,干脆先浪费时间,让内心觉得非自己能力不足。”只有真正认清自己的摆烂原因,才能直面自己,改变“一到学习时就为自己找理由”的思维定势。
其次,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习惯性摆烂的人往往不会深入沉浸入学习中。他们选择不努力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或许存在问题,所以他们才会预感到失败。但如果想改变这个境况,你就得直面自我,真正扎根进学习中,寻找目前学习方法、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而非任其发展,直到缺漏越来越大。
然后,逐步获得正反馈。摆烂的人往往不相信自身能力,正因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度不足,所以才会找借口逃避,避免面对“努力也没有回报”的惨烈结果。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正反馈,不管反馈是大是小,但它最好是积极的,能重建学习自信。
最后,找到努力的深层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如此美好啊,为了顺利游向它,做出一些改变,又有什么不可以?停止摆烂的关键就在于,你能拨开迷雾,看到自己真正想抵达的地方。
唯有如此,你才不会被借口、理由蒙蔽,而是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主导自己的人生。二模即将开始,考前“扫漏行动”正式开启!
樊老师教给大家可切实操作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帮助大家积极调整心态,愿我们十三班同学在高中阶段最后的日子里,挥洒汗水与激情,摘取未来的桂冠,绽放青春的光彩!
(撰稿人:13班 杨佳怡-华子辰 一审:刘道扬 二审:陆勇 三审:梁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