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4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复年级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80周年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为了纪念遇难同胞,守护共同记忆,合肥一六八中学高复年级在校运动场举行了“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体学生集体默哀,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活动由高复年级德育副主任屈新美主持。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年后,如何让当下的年轻一代理解“历史点亮未来”的深刻寓意?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段中华民族的黑色记忆?
屈新美在讲话中揭示了“12月13日是我们共同的记忆”这一主题,阐明了“只有人人都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这一思想,希望全体同学铭记历史,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全体师生集体默哀三分钟,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表示沉痛哀悼。
有些痛苦,希望你们遗忘,但我们永远铭记!
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
(撰稿 朱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