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我的孩子吃饭、作业时都抱着手机,怎么办?”
“说好的玩20分钟,可每次都说话不算数,一直叫也没用,有时一玩就一个多小时”
“经常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玩,然后早上起不了床,上课除到,有救吗?”
“一叫他少玩手机就大发脾气,就跟我们急,我们又不敢太逼他,怎么办”
“每周一学校要求将手机上交,他就拿一部没用的手机去充数,然后在宿舍偷偷玩,熄灯后就用手电筒”
......
经常都会接到家长相关的咨询。孩子迷恋手、玩游戏、聊天、出现网瘾、迷恋手机、偷钱充值......是目前孩子的普遍问题。
机不离手、忘记吃饭、应付作业、夜不睡觉、早不起床、上课无神、脾气暴躁、没讲两句、鸡飞狗跳,好话说尽、心急如焚......
最近国内发生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人间惨剧,莫过于12月1日四川省大竹县13岁少年在家杀死亲生母亲的事件,母亲身上有很多伤,“头部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大竹县警方在给殡仪馆的通知书中,提到了陈三妹的死因:“经现场勘查、尸检及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其死因符合被有钝有锐的工具刺、切、砍全身多处,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据说直接原因是孩子长期玩王者荣耀,向母亲要钱充值,母亲没给而发生争执,惨案就发生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孩子如此凶残地杀害母亲后,还照样平静地去上学、玩手机。
另一则消息是有一女生,将母亲的65万存款打赏给主播。
再往前,去年,一位初中生因父亲不让他玩游戏,直接从家里跳楼身亡。
.......
中国青年网消息,2015年10月18日,湖南省邵东县三名未满14岁的留守儿童,从网吧出来后,为了抢劫,翻墙进入学校,先撬开小卖部拿了一些零钱和零食,又骗出了53岁的留守女教师,用棍棒将其打晕,后发现她还没死,就继续进行殴打,并用毛巾捂住其口鼻,致其窒息死亡,然后三名儿童将尸体藏在床底下,清理完现场后离开。
这则新闻听起来毛骨悚然的,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为了抢点钱,翻墙、骗出老师、棒打、发现没死继续打、用毛巾捂口鼻致其死亡、藏尸床底、清理现场,整个过程显得计划严密、冷静、娴熟,这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恐怖啦。
我们小时候,那怕想说句假话都是胆战心惊的,更别说抢劫以及后面一连串的凶杀活动,而这些,我们暂时不知道那三个孩子是否犯有网瘾,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早已沉迷网络,那些手段、方法早已通过网络游戏等在他们的头脑里学习演练过N遍了,甚至已经成为自动化的思维模型和行动套路了,真的好可怕。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有什么危害??
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
损害眼睛视力、影响手部和脊椎的发育、损害身体健康;
脾气变得暴躁、易激惹、麻木冷漠、残忍暴虐;
扭曲性倾向、出现不健康的、畸形的性行为;
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浪费父母钱财;
习得一些错误甚至有害的的知识和行为模式;
影响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影响团体活动;
伤害自己或他人等等。
什么情况属于沉迷网络或者网络成瘾呢?
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正常的吃饭、睡觉、学习等,出现睡眠不良、食欲不振、没有玩手机无精打彩;
无法自己控制时间,无法按规定或正常的要求离开网络、放下手机去做该做的事情,如吃饭、睡觉、做作业、学习等;
要求放下手机或者离开网络时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如焦躁、生气、低落等,感到痛苦时,基本可以确认孩子网络成瘾了。
如何来预防或戒除孩子的网瘾,这是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
先分享我个人的真实案例。
我儿子9岁时,我在外地工作,我儿子自然也喜欢上网,这可把孩子妈急坏了,藏起了电源线,儿子就用电饭锅的电源线替代; 设置了开机密码,这不仅被儿子破解了,反而是孩子妈被儿子反设了密码自己上不了电脑了。这可怎么办呢?我就让孩子妈将密码撤了,不要设密码,儿子只要完成好作业,爱怎么上就怎么上,但是,儿子上网时,妈妈经常会送去一些水果、水等,叮嘱儿子要多喝水、吃水果; 同时,偶尔去找儿子帮忙查一些资料,请教一下电脑、网络的知识,就算自己知道也要假装不懂去请教他。后来我回到了儿子身边,前面的那些工作都没有停止,同时,我发现孩子经常在玩游戏,电脑很容易出故障,我就对儿子说:电脑常出故障,要请人修,不顺畅,你这样玩起来会不会感觉有点扫兴呀?如果你自己学会修电脑,那就方便多了。我建议以后师傅来修电脑时,你在旁边多学习,慢慢你自己就会修了,这样你就可以玩得更方便了。儿子就这样慢慢自己学会修电脑了。后面,我又对儿子说:我发现你玩游戏很厉害的,但有没有更厉害的呢?比如说,你自己编写游戏,让别人去玩,是不是更牛了。过不久,我发现儿子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游戏剧本了。当然,对儿子的性教育是少不了的。反正最后我儿子并没有沉迷网络,又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包括一些电脑设计软件的运用。
1、父母作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说的是好榜样,当然也包括不好的榜样。如果我们作为成人,整天手机不离手,上网玩游戏,然后要求孩子不用手机、不玩游戏,这当然是很难的,而且凭什么我们自己玩却要求孩子不玩。反过来,如果我们坚持有节制地使用手机、不上网玩游戏、不刷屏,相信孩子也会控制手机的。
2、保持家庭关系和睦,多关心陪伴孩子,特别是父亲。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家的温暖,如果确实没有时间,也要经常打电话或通过视频多关心。
3、多找孩子的优点、进步的表现,多给予肯定、赞赏、鼓励,或者找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一点很重要。孩子的优点很多,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赞美的心和发现的眼光,那怕是很小的优点或进步,都可以加以赞赏。或者找找跟孩子有关的成功、快乐的往事,重新唤起孩子的快乐感受和成就感。
4、跟孩子协商,制定公约或协议,包括罚则。在保证完成作业、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身体的情况下可以上网,而且一定要在家里上网,包括使用电脑,电脑也无需设置密码。这样孩子会感到受到尊重和信任,也会有一些撑控感,会对自己更负责任的,也更愿意遵守规则,并在我们期待的方面做得更好,如学习。电脑、手机目前已是普及的学习、工作工具,如果孩子不会用电脑,那跟不会用笔并没有太大差别;而如果孩子都不会、不懂一点游戏的话,也可能会在同学中被孤立而感到自卑,游戏也是未成年人的一种时尚,类似我们成人赶潮流,赶不上就会让人觉得落伍了。
5、温柔干扰。孩子上网,特别有沉迷网络的倾向或者已沉迷时,不要着急、也不要生气,先接纳这种现实,然后找方法,方法更重要。在孩子玩手机时,给予一些温柔的干扰,比如送水、水果,并偶尔叮嘱孩子要注意多喝水、注意身体等。
6、巧妙地、或者按约定,拆除或减少各种玩手机、上网的便利条件,包括费用、电源、手机性能等。
7、通过示弱,请教孩子电脑、手机及网络问题、请帮忙查资料等,同时多欣赏他,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并因而中断孩子正在进行的网络游戏活动,这种中断能有效阻止孩子沉迷网络或戒除已形成的网瘾。
8、通过巧妙引导,让孩子在纯粹的玩游戏、聊天等当中插进了学习,比如学习修电脑、用电脑设计、创作及模仿各种学习生活知识,比如查地图、查各地的美食、地理特征、查旅游攻略等等,当孩子将电脑从纯玩变成了学习的工具时,孩子当然也获得了成就感,也就能更好更正确地使用电脑网络、智能手机了了。
9、通过正规的书本、影像、以及父母或老师课堂传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社会等方面的教育,消除孩子对网络性信息的好奇心。这个主题将另外专门探讨。
10、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和规则后果,比如玩手机不按时吃饭,就让他饿着,一定要等到下一餐才能吃饭或者自己去做饭,但这要事先明确告知孩子这样的后果和规则。
11、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让孩子自己能去寻找活动的目标,而不会经常处于无聊的状态。
12、多让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多出去运动,多提供机会、引导孩子发展一些的健康的课余兴趣,比如运动、娱乐、文艺、科学等方面的。现在这方面的种类很多,总有一种是孩子兴趣的,包括可以让孩子找同伴在线下讨论游戏或参加正规的游戏比赛,孩子有更开心的、有成就感的活动,自然也就不会迷恋网络了。
总之,预防和解除网瘾很重要,但使用电脑、手机上网学习、查找资料等,包括玩游戏,也都是必须的,很重要的。预防或戒除网瘾并不会太困难,重要的还是父母要用心,并掌握一些方法,让孩子利用先进科技的同时,避免受到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