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我们这三年
《醒世恒言》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还忆得刚踏入一六八陶冲湖这座学府的大门的时候,看着头顶“合肥一六八中学”这七个蓝底大字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后来的三年是多么漫长,多么遥不可及,心中同时又升起肃然起敬之感。然而,到了初中毕业,到了离开这座学校的年纪,拍完毕业照,再回头望着这几个熟悉又快要陌生的大字时,我感觉到一切都是昨天,不得不细细回味。
忧伤的音符难免会有——一六八是我独立的开始。
还记得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脱离了家的港湾,失去了父母整日的照料,心里酸溜溜的,整夜躺在陌生的床,没了熟悉的依靠,心里空荡荡的,渐渐地,整个人都消极了,多愁善感起来,柔弱的像朵蒲公英,仿佛一阵清风就足够吹散。终于,一天作业没写完成了压垮洪堤的最后一滴水,悲伤失意裹挟眼泪汹涌而出,藏不住的呜咽声引来了同学的关注。即使是最陌生的同学也愿意冒着被老师发现的危险伏在我的床边,一句句地安慰,更不用说对床直到我平息了呼吸才肯回自己床上的室友是怎样的耐心。毕竟,同处一条船上,相遇就是缘分,且行且珍惜。
安慰鼓励是段尾更是开头——一六八教会了我坚持。
体育锻炼,三圈,四圈,无论任务多么繁重,我们多么劳累,老天绝不肯施舍一点雨来。太阳把大树的影子缩小成一团,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晒干在小路上。而我们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坚持依赖于死撑,可能早已筋疲力竭,但就是那最后一丝力气,支持着跑到了终点,脚步稍慢,耳边便传来“坚持住啊!”的呐喊,奋身倒向终点线,一阵阵掌声又回荡在耳畔,多么美妙动人!这是一六八学子的脊梁!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遂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最后,中考体育,我们以均分54,满分率67%的成绩位于全市前列。功劳在老师,更在自身觉悟。
漫步于校园间,暴风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一抬头,是少年风华正茂;一低头,是学子目不窥园。最后我们以校均分688,稳居合肥市前列最高分783,位于新站区第一,新站区前五名,我校有四人,700分以上人数比例占54.1%,普高达线率高达90%的成绩,给我们三年的青春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一天,在校园的某一个地方,势必会有一个欢蹦的孩子,背着她的书包。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初三4班 包阳军 班主任: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