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我的教育心得——八年级家教新主张系列(十一)
发布日期:2021-05-24 浏览次数:1110
转眼大宝14周岁了,望着他那让为娘有压力感的身高,不禁感慨,他已不是那个胆小听话的小娃娃了。更加欣慰的是,接近成年的他很正直,善良,懂事有担当。唯一不足的是,学习不够努力。这是我这个贪心妈妈的遗憾,总希望他可以更加爱学习,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在学业上能攀登更高的山峰。下面简单梳理下养育大宝过程中的心得:
一、育儿先育己
孩子呱呱坠地时,我们在这世间有了个新身份—父母。初为父母,更多的是想着怎么把小娃娃平安健康的养大,很少会想着怎么教育孩子成才。一方面是新手父母的经验不足,能手忙脚乱的养活孩子已属不易了,另一方面我们那时候,身边没有谁专门去看育儿书籍,网络信息也不像现在如此发达,都本着人家咋养咱咋养的态度养孩子。
及至孩子慢慢长大,听闻别人育儿成才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养育孩子也是门很深的学问啊。不仅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更要用心。咱做不到像那位把女儿送进北大的同事大姐那样,和孩子共同从小学到高中学习同步课本,至少孩子的作业咱都能认真检查。作业是最基本的,还有幼儿园可以上什么兴趣班,小学可以学什么,该用什么方式什么语气和孩子沟通,他才能愿意和你打开心扉等等等等。除了向成功的父母取经,自己也开始不断的购买国内外的育儿书籍,用自己懵懂的眼睛到处吸收精华,拿来为我所用......
搞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略有进步,但进步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内心是焦虑的,总担心孩子竞争力不足。偶有一日,看到一文章,大意就是育儿先育己,再好的方法都不如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孩子耳濡目染。顿感醍醐灌顶,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认真工作,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热情的对待生活,和善的对待身边的人。经常拿身边的事来点化孩子,让他对世事有基本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教育孩子先做人,再做事和学习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这是最高的指令是唯一的任务。我们原来也一直这样看。待自己工作时间越久,越发现日久见品行,有品行的人无论工作能力大小,最终都会有个相对好的岗位。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着重教育孩子正直,不贪心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好人品是孩子这辈子最大的金字招牌。有了好的人品,就有坦荡的心态,再加上勤奋努力,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定会更加宽广。
三、心理状态是环境保障,疏通心理才能正常生活学习
家是避风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情感依靠。无论何时何地,给孩子一个坚强的后盾,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父母首先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坏情绪总得有个抒发的地方,家自然是最合适的地方。不用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就想着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当然做到接受孩子那阴晴不定的情绪真的不容易,鸡飞狗跳也是会有的,但是不能频繁发生,不然伤害亲子感情不说,也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影响亲子沟通。自己都不完美,干嘛要求孩子成为完美的孩子呢。
家庭关系的稳定,对孩子尤为重要。之前,我们夫妻也会时不时的当着孩子面争吵,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后来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在孩子面前实事求是的夸奖对方,认可对方。也因此我们的家庭关系变的更加和谐,孩子内心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强,他经常都说自己很幸福。
四、方法和努力同样重要
孩子刚入初中时,学习状态不好,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我们就尽力鼓励他,肯定他,并不停的和他沟通学习的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啊。方法也无非就是下面这些大家都知道的。
1. 上课认真听讲。这点我们从他小学开始就一直给他灌输这个概念。
2. 养成预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3. 多读书多积累,尽力的多读书。
4. 多请教老师,和同学多沟通,越沟通思路越清晰。
在老师们的关心鼓励下,经过他自己的不断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断上升,他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形成了良性发展。
五、不足之处
孩子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我们父母教育存在不足的地方。
1. 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动力不足。我家孩子经常会陷入茫然状态,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难道考进好的高中,拿到奖学金就不是目标吗?他不认可这样的目标。我们无助的看着无助的他。我们认为,理想和目标是前进的发动机,能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所在,那我们就帮助孩子找到了青少年时期的出路了。
2. 过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现在的孩子不接触电子产品不现实,不玩游戏的孩子在同学间是异类,我家孩子就在大多数孩子那一列。这也怪我们没有更早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到发现时,他已经一点点迷上游戏了。有专家说,孩子迷恋游戏是因为没有找到比游戏更吸引孩子的东西。想想也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努力寻找比电子游戏更有趣的东西,比如好书,出游或运动。希望我们能陪孩子共同克服游戏的吸引力。不沉迷游戏,将精力更多的用在学业上。
以上就是我们养育孩子的部分心得,有经验,也有困惑,且困惑还在不断的产生。相信只要我们家长和学校携手,带着为了孩子这样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孩子们会成为更好的他自己的。
供稿:八(5)班王坤元家长 审稿:朱丽丽 编辑:方栋
- 上一篇:穿纽扣的启示——八年级家教心主张系列(十二)
- 下一篇:呵护心灵,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