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书香浸润教研,课堂创生智慧 ——生物教研组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日期:2023-05-26 浏览次数:883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人文发展,创建“和雅”校园,5月18日上午9时,生物学全体教师于雅行楼506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生物学组选取的书目是《全国优秀学科教案评析•初中生物》。
首先是李琳老师进行了分享,她分享的是《人体如何自我更新—“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李琳老师学习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优缺点,提升教学能力并弥补不足之处。教案中对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解读运用到位,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施,小组合作更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教案中巧妙运用感动中国的故事引入主题,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孝道与仁慈的教育,很好地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然后王艾玲老师对《鸟类如何延续和发展—“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案》和《正确认识传染病—“传染病”教案》做了读书分享。王老师感慨,要上好一节课必须花大功夫来备课,只有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一节好的教案,教学思路应该是清晰的,内容应该是全面而丰富的,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来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教。 课堂还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学生的认识也从抽象的认识到具体的理解。
吴谨老师就《有趣的膝跳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做了分享。吴谨老师分享,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将一系列科学游戏巧妙的融入到了课堂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简单易学,有很大的借鉴之处。在游戏导入的环节采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的反射活动—学生经常玩的拍手和抓手指活游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神经调节下生命活动的神奇之处,在游戏结束后,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王晓琳老师分享的篇目是《有能量才有呼吸—“能量与呼吸”教案》。本教案通过对教材上的相关概念的梳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并且其知识点的讲授注重逻辑性,达到简化学习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目的。教师还善于用问题引导,层层设疑,这体现了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通过小组合作、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此外,教案中的几个探究实验设计得也很好,通过直观的体验,让学生对动植物呼吸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应积极寻找书本中概念间的联系,重构概念体系,实施概念教学,为学生提供知识间联系的桥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小概念、中概念、大概念体系。
最后,颛孙老师选取书目中以《远离传染病—“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为例分享并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发言。分析本教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将现有的多种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发挥其应用价值,使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料来进行学习,与生活联系密切,易引起学生关注,增强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理解。此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并且可以活跃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习与理解2022版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生物学核心素养,运用并落实到课堂中。读书应该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生物学教研组以后会多举办这样有意义、有意境的读书分享活动,让大家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责任,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引起共鸣。
书香浸润教研,阅读赋能成长。我校生物学教研组将以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为契机,深刻理解了有关生物学教学的知识,并且在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拓展了教学思路,学习了将其落到实处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和创新,让课堂创生智慧,让校园焕发精彩。
教科室 供稿:吴谨 一审:冯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梁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