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官网! 今日:2025年09月22日

专业研修

教研之窗 | 探索“双新”实践 深植教育家精神——新站高新区教科研研修赋能教育管理升级

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次数:158

盛夏的合肥涌动着教育创新的热潮。7月31日至8月2日,新站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管理人员专题研修在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中学部举行,全区教育科研骨干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双新”改革背景下的教科研创新路径,涵养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思想启航:双核驱动赋能专业成长

开班仪式上,区教体局领导强调:“教育科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引擎,管理人员要做教改实践的领跑者。”学员代表的承诺掷地有声:“我们将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研血脉,让理论在课堂生根!”这场为期三天的思想盛宴,以“双新”实践与教育家精神为双主线,为教育管理者注入专业发展新动能。

首日聚焦:重构课堂与淬炼师魂



问题点燃学习引擎。长沙高新区东方红小学校长周大战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与问题式学习设计》掀起头脑风暴。“把问题还给学生!”他通过真实课例展示颠覆性观点:当美术课上学生自发追问“阴影如何表现质感”,当音乐教师将戏曲融入流行乐编曲,问题驱动的课堂才真正唤醒学习本能。现场教师顿悟:“教研管理者的使命,是为这样的课堂革命搭建支撑平台。”

下午,安徽师范大学周兴国教授以“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涵及其涵养”引发灵魂共振。“在VUCA时代(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教育正从知识传授转向人格塑造。”当讲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的赤子情怀、于漪“三备法”中的育人智慧时,会场肃然。“教师自身就是活态德育教材”的理念,深深刻入管理者心间。

次日深耕:筑基教研与凝练智慧



教研组建设新图景。8月1日上午,江苏省教科院朱文军教研员带来《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突破》。通过江苏省教研组建设的大数据诊断,他揭示关键症结:教研活动需从“事务布置”转向“专业引领”。现场展示的跨校教研共同体案例令学员豁然开朗:“原来教研组可以成为课程研发中心!”



从好课到好“作品”的蜕变。下午,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冯卫东以“课例研究与教学论文写作”点燃创作热情。“一堂好课要成为教育‘作品’,需经历三重转化。”他展示课例《圆的周长》如何蜕变为获奖论文:从教学实录到问题聚焦,从理论印证到模式提炼。当屏幕上出现“写作是教育生命的二次成长”时,全场教师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这恰是冯卫东入选“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的著作《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中的核心理念。

行动宣言:

以研究之力推动教育变革。研修尾声,教育管理者们的笔记本已写满行动方案:

课程改革 将建立“问题式学习”资源库,推广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数学组“以问导学”模式;

教研升级 组建跨学段教研共同体,实践朱文军倡导的“主题链式教研”;

专业表达 启动“每月一作品”计划,落实冯卫东“让思考可见”的写作理念;

精神传承 开展“教育家精神讲堂”,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滋养师德建设。

结业仪式上,学员手持记录着三天思想火花的笔记本,如同握住开启教育未来的钥匙。窗外蝉鸣阵阵,当教研管理者以教育家精神为帆,以“双新”实践为桨,教育航船终将载着学子驶向核心素养的深海。正如周兴国教授所言:“在这个变幻的时代,唯有赋予孩子应对未知的力量,才是教育最本真的使命。”


 稿:黎剑飞

 审:黎剑飞

 审:冯 晨

 审:潘国强

 审:陆 勇

手机端二维码 手机端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

联系电话:0551-65795028

联系地址:合肥市瑶海区淮海大道与新蚌埠路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