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暑日生长纪|触摸百年红色记忆,传承不朽精神力量——赴安徽省档案馆学习实践活动小记
发布日期:2025-08-16 浏览次数:45
8月14日上午,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的学子们在副校长赵锋林和团委老师张苏茜的带领下,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安徽省档案馆。推开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光的屏障,一段段镌刻着热血与理想的红色历史在眼前缓缓铺展,让师生们沉浸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渡江战役专题展区。玻璃展柜中,泛黄的作战地图上仍能清晰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那是1949年解放战争关键阶段,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的战略轨迹。展台上,一份泛黄的战地日记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字里行间记录着战士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壮志豪情。讲解员深情讲述着那段历史:当时国民党凭借长江天险构筑防线,妄图阻止解放大军南下,而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以摧枯拉朽之势发起渡江作战。
其中,14岁安徽少女马毛姐的故事尤为动人。展柜里的一张黑白照片上,瘦小的她正摇着木船在江面上穿行。档案记载,渡江战役中,马毛姐主动请缨参加支前,在枪林弹雨中往返横渡长江六趟,右臂中弹后仍咬牙坚持,成功运送三批解放军战士登岸。"她和我们年纪相仿,却有如此勇敢的担当。"蔡雪柔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字里行间满是敬佩。
除了渡江战役的珍贵档案,馆内还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印记。早期党组织秘密活动时使用的油印机,表面虽已斑驳,却仿佛仍能听见当年印刷革命传单的沙沙声;革命根据地群众支援前线的粮票、布鞋,见证着军民一心的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奖状,诉说着安徽人民在建设家园时的拼搏故事。这些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呈现的档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大地从萌芽到壮大、从奋斗到辉煌的壮阔历程。
参观过程中,互动体验环节让红色记忆更加鲜活。同学们围站在画板前,提笔勾勒队旗上的红星与火炬,用明亮的色彩诠释着心中对革命精神的理解;手抄报创作区里,有人摘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语录,有人细致描绘档案馆里的珍贵展品,还有人写下对先辈的寄语,字里行间都是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先辈们的崇高敬意。
走出档案馆,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档案不是冰冷的文字和物件,而是有温度、有力量的历史见证。"带队老师感慨道。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真切感受到了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更加理解了"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大家约定,要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新时代传承好红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如今,安徽省档案馆里的红色档案仍在静静诉说着历史,等待着更多人走进来,触摸那段滚烫的记忆,让不朽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发扬。
供稿:七(12)班蔡雪柔
初审:张苏茜
一审:冯 晨
二审:潘国强
三审:张宏军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暑日生长纪 | 用“心”降“暑”,乐享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