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
策之以道,方成其材
小智从七年级就在我班上,初见其人,灵活、开朗、热心,在班级一刻也待不住。与他深入交锋是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竟然在第一场语文考试睡着了,监考老师提醒后仍不予理睬。八年级后小智多个学科作业迟交或不交,作业质量较差,老师多次提醒教育也效果不佳。考试结束后我找他了解情况。刚开始,他只是说晚上在宿舍聊天没睡好,后来便一言不发。从他发红且泛着血丝的眼睛里,我凭着那点直觉,心想原因不是这么简单。
之前,八年级第一学期,一次周末回家,小智的爸爸周六晚上打电话给我,说两人因为作业问题在家发生激烈矛盾,以致于发生轻微肢体接触。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在电话那头满满的叹气和难过。问其原因,小智周五下午到家后一直玩手机,到了周六晚上作业只字未动,在父亲的反复督促下,勉强写了一些,但是卷面极差。小智的爸爸忍不住,想动手,却被小智抓住双手反摁在沙发上。在那一刻,小智不是很理智,其父更伤心。提及每次周末回家,两人的矛盾好像就没间断过。而这次冲突,让小智的爸爸非常失望与难过。
有了这些“前科”,我没有继续追问。随后的几天,通过小智的室友,好朋友间接了解到,他晚上在宿舍不睡觉,半夜在被窝里偷偷玩手机游戏,有时到凌晨。原来,问题的症结在这里。同样的方法,又摸清了手机的来源,同时也获取了一条惊人的信息——手机是其他同学的,为了报复同学或受他人诱惑,私自据为己有。看来问题是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在追查小智晚上偷玩游戏的这部手机线索的同时,也一起了解到其他同学的一些违纪行为,都和手机有关。虽然,从进入八年级开始,班级也召开过多次班会,引导同学如何合理利用手机,从发现的情况来看,八年级后有上升甚至蔓延的趋势。
面对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反映,我决定先从部分同学入手,小智放在最后。用逐个击破、画圆到点的方法,在掌握了较多情况下,开始与小智接触。几轮的突破,小智承认了手机是自己私自拿他人的,晚上在被窝里一直玩游戏,与生活老师和楼长“躲迷藏”。从与他交谈中发现,小智其实想把学业成绩搞上来,一是自己太懒,遇到困难就退缩;二是太贪玩,坐不住凳子,自我约束能力薄弱;三是父母的关爱没有走进他内心。
该如何让小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找准位置、完善自我呢?我的做法是:
沟通需走心。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能发现生命的亮色,也许他只是被埋没的一颗药草呢。结合他期中考试睡觉这件事,开始谈话后,我就一直没找他。做了大量工作后,他可能开始犯嘀咕了,有时在办公室门口会遇到他,我会问问有事吗。他说没事便走开了。此时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想来找我谈,只是开不了口。一次下课前我在班级说,如果同学近期有困难,可以找个时间与我交流或写个纸条给我。果然,在批阅他作业时发现了留言:老师,放学想找您聊聊。
一个多小时的沟通,他时而平静地叙说,时而慷慨激扬,把自己从七年级到现在我想了解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了我。对私拿手机这件事也坦白了。沟通后,他希望我能够宽容他,并给予机会。他也承诺会自己告诉家长事情的来龙去脉,我选择相信。事后,一切如预期那样平顺。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对我一直非常信任。
关爱在平时。解开了小智的心结后,想让小智从一个目标缺失和自控能力薄弱的困境中走出来是我一直思考的。小智对学业有较强的畏难情绪,我就跟科任老师商量,对他进行分层作业。他对分层作业还是很感兴趣的,一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二是能让自己找到成功的感觉,做的题目大部分正确率比较高。当然,也顾及到知识的梯度。此外,只要遇到他,总会与他聊上两句,他也喜欢到我办公室跑,有时走在校园要主动与我一起散步。班委反映在自主管理时,他会很自觉地要求自己,较之前改变很大。
给予以重任。抓住他在积极改变这一契机,实验中考和体育中考接踵而至。能不能让他在这两件事上发现自己的亮点呢?与他交谈后,他觉得自己动手能力不错,我就委任他做小组长,每次实验带领几位组员温习理科实验操作流程,互相查找不足,他做记录。实验报告册他负责收集和检查订正。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得到了小组成员的认可,安排的事情也做得有条理。在随后的体育中考训练期间,他的体育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小组训练安排得井井有条,获得了更多同学的肯定。
这两场训练和考试让小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强。
奖励要及时。为了让小智持续找到发力点,我对他为班级或小组做得每一件事都在班级大力表扬。第一次实验操作训练时,他让小组成员在转场间隙温习资料,这点我用手机记录下来,在班级点评时大力表扬。他感到非常开心,随后做事也更卖力了。
现在的小智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状态迎接中考,离校前都能踏实地复习,他在QQ中告诉我,总要拼搏到让自己无怨无悔吧。
青春的路上,遇到了他,不管是什么模样,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未来,你会发现其中映照着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