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记疫情期间的吴金华老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强势来袭,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牵连和影响,我们也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与寒假。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勇士和逆行者们,尤其是医护工作者,他们挺身而出并活跃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为祖国的花儿们提供养料。
吴金华老师是合肥一六八陶冲湖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教师,她一直谨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在学校里的她,每天早起和我们一起上早读,带我们读生单词、背新课文、巩固旧知。她的每一节课,都有丰富多彩的课件以及声情并茂的讲解。她批改的每一项作业,都有她的呕心沥血和真诚鼓励。到了晚上回家,她的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而劳累的她却还要在夜里三番五次的醒来照顾闹夜的小孩子。在我们所有人心里,她是与同学们亦师亦友的老师。
在疫情影响下,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路径面临着改变,需要从“线下”转为“线上”,这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吴金华老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及学校的安排,开启了具有“诗意”的线上教学之旅。她不断创新线上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课程录播、直播等综合化的方式,为学生开展线上授课。
和大部分英语教师一样,吴金华老师刚开始对钉钉、小鱼易连等网络教学平台并不熟悉。为了做好网络教学,吴金华老师特别请教了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上具有经验的老师,并在网络上提前查找和学习先进的线上操作方法、教学方法和经验,在第一时间熟悉了相关网络教学的功能、技巧和方法。她灵活运用网络,总结出了一套融“基础资源”、“拓展资源”、“线上知识互动”、“线下知识再现”等一体的综合化教学模式。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吴金华老师提出了资源驱动、任务驱动、知识驱动等多种教学驱动路径,不断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每次网课前,吴金华老师都会提前几分钟开始直播,为的是在正式上课时每个人都能准时到堂。在上课前,吴老师会反复播放当天课程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熟悉发音。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特意地去等我们记完笔记,也会对积极发言的我们给予表扬。有时课堂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老师还会额外腾出自己的时间将当天未讲完的课程在课下通过QQ平台等进行补充,让我们不会第二天上课时像无头苍蝇迷茫。因此,有时候哪怕隔了一层屏幕,我们仍然觉得吴老师就在身边,被其风采带入英语知识海洋之中。
对于作业,吴老师也很认真负责。为全面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吴老师要求学生作业“一式两份”,一份提交到钉钉由老师批改,另一份发给组长,由组长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吴老师还建立了班级组长群,组长们每天会在群里反馈本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有对当天课程的复习,也有对明日课堂知识的预习。每天的英语作业吴老师都会在当天亲自批改,并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批改作业时,如果错误太多,老师会单独找同学辅导功课,当作业完成很好时,老师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批改考试作文时,老师都会一句一句看,若有错误,会在旁边进行批注。如果作业没及时提交,老师也会耐心地找同学询问情况。老师在背书这一块也会监督,有的时候会上课抽背,有的时候让组长抽查,有的时候让我们将背书视频提交。为了让同学更好地记忆英语单词,吴老师会在答疑课上抽出10分钟来进行“线上听写”,并在课后及时批改。
吴老师是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和所有老师一样,在这个特殊时期为我们划出一道道闪亮的教育色彩。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在线上教学中,所有人都在默默奔跑,我们一定会在吴金华老师的带领下,毫不懈怠,努力学习好英语。同时,愿所有人在回校再见之时,变为更优秀、更自律的自己!
(撰稿:合肥一六八陶冲湖学校初二13班 吴曼琪 余梦澜 白于凡 编辑审核: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