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抑郁症小常识
发布日期:2021-01-14 浏览次数:2168
1、什么是抑郁症?怎样识别?
答:抑郁症(抑郁障碍)是表现为超过两周持续并显著的情绪低落(每天的大多数时间),兴趣下降,失眠(典型的为早醒),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疲乏,精力下降,自卑感,记忆下降/注意分散,轻生观念等症状的综合征。
抑郁状态往往指那些还达不到抑郁症,病情相对较轻,症状相对较少的状态。
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下面两种症状中的其中一种,就应该考虑抑郁症的可能,尤其这种症状持续超过2周还不能缓解,就一定要重视。
症状1、持续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觉得悲伤、或闷闷不乐;
症状2、持续兴趣普遍的下降或缺失、或者愉悦感丧失。
2、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答:每个人都可能得抑郁症,就像每个人都可能会感冒一样。和大多数疾病一样,抑郁症的病因与先天的“易感性”(也就是容易患病的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后天的因素占到更大的比重(约60%),一个人的抑郁症是否患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遗传的因素(比如父母患有抑郁症)+童年的负面经历(比如幼年父母离异或遭受过虐待、忽视)+当前的压力(比如失恋、亲人去世、失业)这三者的总和。
3、要不要去就诊?
答: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且可以治愈,只要治疗科学得当,绝大多数患者都有好的疗效,遗憾的是80%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
我国抑郁症患者就诊率非常低,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低落其实是因为疾病导致,家属和亲友也以为就是“心情不好”,“想开点”就行了,不知道求助于专业人员;还有一些人认为去精神科看病就意味着自己“脑子不好”,会被别人看不起,只能默默忍受着抑郁的折磨而没有勇气迈出一步-,去往医院就诊,常常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众对心理疾患存在羞耻感,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或亲人罹患精神类疾病的现实。其实现在看心理医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看病的人很多。只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在科学的诊治下,抑郁往往可以较快得到缓解。
4、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应该在有资质的医院和医生中进行,已经明确诊断了抑郁症的患者、或存在可疑抑郁症的人,可以在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咨询师那里接受心理咨询。具体方式有:
①心理治疗
②药物治疗
③物理治疗
5、抑郁症治好后可能还会复发吗?
答: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抑郁症,但有的人可能会遇到多次,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即使是通过正规治疗已恢复的抑郁症患者,也可能会复发。既然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就有复发的可能性,毕竟你今年感冒了,明年还可能会感冒啊,如果再复发了就需要再次治疗。
- 上一篇:积极陪伴,努力自控,共同助力成长
- 下一篇:心理咨询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