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五心”教育——八年级“家教心主张”系列(二十)
发布日期:2021-06-25 浏览次数:1181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需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善言善行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者效也,上所施下所效”,父母对孩子教养的观念、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又到了一年寒假季,神兽已经归巢。如何让孩子在假期平衡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寒假生活,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一个月时间里努力做好的功课,错误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父母和孩子都不愉快。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五心”,即“爱心”、“耐心”、“狠心”、“精心”、“信心”。
一、要多关怀孩子,对孩子有“爱心“
亲子关系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可能导致很多心理问题。有句谚语叫“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为人父母,我们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和一些琐碎的事情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怀。对于我们这些寄宿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平常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作为父母更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多陪伴和关心孩子,给孩子更多的爱,让孩子更多体会家的温暖。
二、要遵循教育规律,对孩子有“耐心”
多数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希望孩子每次考试均考出好成绩,获得好的名次;同时骨子里还有“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传统观念。孩子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分数就动辄打骂,而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学习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期末考试排名略有下滑,父母要将心比心、耐心细心、宽容之心,帮孩子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以良好的心态去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
三、要让孩子独自面临各种困难,对孩子要“狠心”
很多父母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遮风挡雨,对孩子关爱至极,孩子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的最好时机。当我家孩子小升初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家门口上中学,每天放学回家,无须为学习以外的事情犯难;二是上寄宿学校,提前过上“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了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在与孩子充分沟通和分析后,孩子遵从了我们的意愿,决定上寄宿制学校。要想让孩子飞得高远,就必须学会狠心放手。
四、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必须“精心”描绘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父母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父母不经意的一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写意的泼墨画,或是污染了整张白纸。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有些父母每天沉迷于手机和不必要的应酬,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给孩子一点自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精心描绘着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笔一画,帮孩子讲好人生的每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
五、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对孩子有“信心”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每个人都能做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父母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要发现孩子,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代表全部,其实失败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即要经得起成功,更要能够承受的起失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阳光,积极的心态。父母要对孩子有信心,只要孩子肯努力,总有一天会获得预想的成绩,达到设定的目标。
如果没有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 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个性特点,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发现深藏在孩子内心的财富和闪光点,激发孩子的潜能。
供稿:八(12)班郭俊皓 审稿:朱丽丽 编辑:方栋